12月2日下午,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校黨委書記楊本清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黨課報告,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體成員聆聽報告。
報告指出,“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突出成就,充分彰顯了黨的堅強領導,制度優勢和人民力量。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黨中央沉著應對果斷決策,有利有序有效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我國抗擊疫情和經濟恢復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經過這次抗疫斗爭的洗禮,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人民更加團結奮進,全黨更加自覺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報告強調,《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匯聚全黨全社會智慧的成果。開門問策、問計于民,《建議》制訂過程是科學決策與民主決策的重要體現。報告通過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實際案例和相關數據分析了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危中有機,危可轉機的“十四五”戰略機遇期新特征。報告強調,《建議》的核心要義體現在“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從中國社會不同時期的發展脈絡中正確把握中國式的現代化內涵;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報告指出,《建議》對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都作出了全面系統地部署,對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進行了系統的描繪,八次使用了“基本”兩個字,以定性描述為主,其中也蘊含著定量的要求。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要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當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同時明確了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加快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等要求。同時通過科技創新、中國制造業等領域的發展案例對“十四五”時期的發展重心進行了詳盡解讀。(撰稿:許丹荔;審核:李冬)